記得剛養魚時,好希望能夠繁殖出小魚,但是總是一直死,直到水質穩定、環境習慣以後才開始穩定。原來孔雀魚的繁殖頻率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,一班來說適宜的環境下,它們幾乎可以每月繁殖一次,最快速三個月就能進行兩次繁殖。但是孔雀魚的壽命一般只有2-3年,所以記得好好珍惜牠們的生命。
影響孔雀魚繁殖頻率的關鍵因素
- 水溫 水溫太低,孔雀魚母魚可是不想懷孕的,而溫度過高疾病機率會低高。理想的水溫約在25℃上下,這樣的調整比較容易進行孔雀魚繁殖活動。
- 水質 水質這件事情我們討論很久了,良好的循環水質會影響孔雀魚的健康,健康才能低到繁殖能力。所以穩定周期的換水並維持水質潔淨是很重要的。
- 營養 跟其他動物一樣,均衡營養才是孔雀魚健康繁殖的基礎。給好的伙食可顯著提升繁殖成功率。
- 魚隻健康狀況 健康的孔雀魚才有機會談到繁衍。如果魚隻體弱或生病,繁殖能力會大幅下降。
周邊注意事項
- 要記得唷,孔雀魚繁殖能力超級驚人,如果沒有預先規劃好,魚缸擁擠也不利於繁衍。
- 剛剛提到孔雀魚的壽命很短,因此幼魚很快就成熟,約3-5個月即可性成熟,開始繁殖下一代。
繁殖建議事項
- 準備產房 母魚腹部鼓脹並出現黑色胎斑時,表示臨近生產,可將她安排在一個獨立的空間。
- 保持環境安靜 雌魚生產時,需提供安靜的環境,避免受到驚嚇。特別是要隔絕公魚的騷擾。
- 定期清理殘餌 生產過程中應清除多餘的餌料,保持產房的水質清潔,防止幼魚感染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