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打氣也能養好孔雀魚!水量、換水頻率與水草佈置如何安排?

由於孔雀魚相當好養,因此是許多水族新手的第一選擇,入手極為簡單,甚至夜市都買得到。通常都會建議大家缸內使用打氣機維持一定的溶氧量。但是又覺得想要安靜、簡約的「無打氣缸」,記住掌握 水量、換水週期、水草配置 三大關鍵,同樣能養出活力十足的孔雀魚,是絕對有可能的。



水缸水量配置:孔雀魚1尾最少1公升

沒有打氣的魚缸全靠水面透氧、以及水草光合作用取得氧氣,因此水體越大,可以有的緩衝空間越好。實務經驗建議:

  • 小缸(10 L 以內):1 尾孔雀魚 1.0 - 1.5 L
  • 中缸(20 L 以上):放寬到1尾 ≈ 0.8 - 1.2 L

由於養魚密度高,更加容易消耗氧、累積氨氮,在沒有打氣的狀態下是無法應付的。因此建議水面越寬,越容易協助氧氣交換,因此建議放置水草協助製造氧氣,好比浮萍增加光合面積。


換水頻率:少量多次,有利於氧氣交換、排除雜質

無打氣缸經常被說成高手缸,或是勤勞缸。因此必須要透過勤勞換水帶走代謝物並補充溶氧。水缸體大小決定更換次數

  1. ≤ 10 L,水量每次 30 %每 2 – 3 天更換一次。
  2. 10 – 30 L水量每次 20 %每 4 – 5 天更換一次。
  3. ≥ 30 L水量每次 15 %每 7 天更換一次。

換水時記得注意水溫差,以及自來水需曝氣,放置於空曠處1-2天讓氯氣揮發。


觀察與注意事項

  • 建議購買一隻抽水吸管,可以把底層的魚便吸掉,進行換水同時清除殘餌與糞便,保持水質乾淨。
  • 同時觀察行為,如果若孔雀魚頻繁上浮換氣,溶氧不足的情況就需要注意,小量換水並減餌。


 水草與造景,協助硝化菌覆著

沒有打氣,氧氣就需要靠植物來製造,同時植物可以吸收水底雜質,建議好養的植物有小榕、金魚藻、水蘊草,可觀察水草有無氣泡,判斷光合作用是否旺盛。

既然養水草,記得要8–10 小時的燈照,但也不要過長,影響魚兒睡眠、以及容易讓藻類誕生。


餵養管理細節

魚飼料以1–2 分鐘內為理想,每日 1 – 2 餐,千萬不要留下殘餌,食物是氨化物的原料,會快速耗氧以及汙染水質。



完全不裝打氣,夜晚水草停止光合作嗎?

會喔,夜晚確實溶氧下降,但只要水體夠大足夠緩衝+魚量低密度+白天水草造氧,都可以避免缺氧。

如果還是擔心,可以使用低功率打氣設備,僅夜晚開啟。


Q:養蝦或螺其他生物?

比較不建議喔,如果想要依然要考慮生物總量,不打氣最大的問題是氧氣,每增加生物都是對於氧氣消耗、氮氣大量產生。


結論

不打氣,養孔雀魚的核心精神就遵守 「低密度、大水體、勤換水、要水草」。控制好四大原則,免去嘈雜的氣泡聲,無打氣生態缸是可以逐步實現的。